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21:30
周六至周日 :9:00-22:00

联系我们


首页 > 食尚生活 > 正文
海果汇专家谈放弃大城市投入小山村
作者: 时间:2017年10月02日 关键词:


返璞归真,放弃大城市投入小山村是一种时尚,​被奉为天下第一鲜的阳澄湖大闸蟹,一直被饕客所追捧。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中国阳澄湖蟹故乡巴城为中心的原产地品蟹美食圈。

阳澄湖蟹为什么又普遍称为大闸蟹呢?

说到大闸蟹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之口。

人家吃蟹总喜欢在吃晚饭之前,或者是临时发起的。所以这些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沿街喊道,闸蟹来大闸蟹。

这个闸字,音同SA在吴方言中就是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谓SA蟹。这样的解释,尚不能尽意。

有一日,在吴讷士家作蟹宴,座有张惟一先生,是昆山人,家近阳澄湖畔,始悉其原委。

每年9到11月大闸蟹的市场总是热火朝天。秋意渐浓,就连非吃货属性的朋友也时常会把这是一个吃大闸蟹的季节挂在嘴边。

一对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年轻夫妇,他们放弃了北京的高薪工作。

为了继续深造而下到江南,借助淘宝创业,不但做起了塘主养殖大闸蟹,还带火了一队乡村妇女。

与老板娘相见到她说这句话,不过十来分钟,手机提示音一直在提醒着我们生意来啦。这两天忙,订单都没停过,一会儿聊天时出神可别介意。蟹塘主的老板娘贺意涵带着歉意放下了手机。

贺意涵说,9月20到23日是阳澄湖的开湖时间,也是蟹农忙碌大半年准备一鼓作气大干一场的时候。可不,辛苦了这么久,憋着这一股劲儿,就等现在。

看着面前这位妆容精致的姑娘,若不是晒黑的双臂和被蟹钳夹伤的手指,实在无法与蟹农联系起来。不过贺意涵笑称,她的老公Louis更具违和感。

就是这样子的两个读书人,如今牛郎织女式地当起了蟹农。

他人很白净,还是那种只晒红不晒黑的肤质,每次下塘都不太像是能干活的。初来乍到,大家都以为我们是去玩或者买螃蟹的,根本没想到咱俩是去养蟹卖蟹的。

2010年,贺意涵从河南郑州大学毕业,在一家银行零售部找到了一份可以说是铁饭碗的工作。

两年后,再辗转到北京某知名互联网公司管理层就职,当时的月薪除去五险一金已有15000元。

Louis在英国拿到硕士学位后,归国就业的第一站也放在了北京,就职于中关村的某金融平台,薪资待遇也很不错。

租房挤地铁疲于奔命的生活让两人觉得理想、抱负变得无所适从,便任性了一把。

2016年,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两个人裸辞,结束了北漂生活。刚来到南京,我们没想过自己能做些什么事情,也没有找工作,只是一个偶然机会,我老公在英国的老师过来参加了一个学术论坛,我们也去听了。

贺意涵和Louis当天还宴请这位外国老师吃了淮扬菜,可没想到,一个外国人点的第一道菜,竟然是大闸蟹。

外国人热衷于大闸蟹,这个小细节,在贺意涵脑中刻下了一笔。当晚睡前,贺意涵就提议,干脆在江苏做大闸蟹的生意。

说干就干,便有了现在的蟹塘主。组建妇女扎蟹队,有人最多一天赚1000元。

门外汉贺意涵和Louis开始在人生地不熟的江苏寻找养殖基地,语言、交通甚至连住宿都成为了他们的难题。听人说起,红膏蟹才是大闸蟹中最好吃的,于是两人来到江苏兴化。

从南京到兴化,242公里,每周二次来回奔波,不过与北京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是在为自己的学费打拼。

既然做了就要做好,夫妻俩请了专业人士协助采集了兴化水域和大闸蟹年产值的数据和资料,并对比了12块水域的水质资料后,最终选取了现在的这片区域,200亩蟹塘,作为自己的螃蟹养殖基地。

两人就已拿出全部积蓄承包了蟹塘,从选蟹苗放养到清塘巡视,每一个环节,夫妻俩都是亲力亲为。没想到养蟹这么苦这么难!

贺意涵说,你知道吗?

一只蟹要脱17次壳,昼伏夜出,我们基本上都要在下半夜睡觉,很多时候会累的直接钻进蟹塘上的棚子过夜。

虽然辛苦,都说相爱的两人在一起共同努力,相互扶持,一切都是值的。为了提高蟹的品质,饲料都是选取蒸玉米,进口鱼粉等。

贺意涵不喜欢鱼粉的腥味,所以喂螃蟹的活儿,都交给老公处理,贺意涵更多得负责销售。在卖蟹的过程中,贺意涵花了很多心思。

我们捆扎螃蟹的工具有绳子和香草两类,香草成本高。不过,我收到过很多评价说用香草捆的蟹蒸出来特别香,成本高也值了。

刚做生意,为了在客户群中留下良好口碑,贺意涵透露就连扎法都做了一番研究。当时,想着请一位村里赋闲的妇女帮忙,没想到她速度很快,三下五除二就扎好了。

精益求精,贺意涵就思量着,要是来个花式扎法会不会更好。因此,两人最终也研究出了一套新花样。

随着销量的增加,贺意涵需要更多人手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于是,她说服了那位大姐将她的手艺传播给村民,实现共赢。

目前,在他们麾下已有一个五六人的团队,组成了妇女扎蟹队。她们很有能力干活,按扎一只蟹3元的预算,一位妇女一天最多能收入1000多元。

而最初那位大姐的受欢迎程度,也在意料之外,贺意涵说,今年已经有7位老板去找她要电话号码,前前后后也有五六十人找她扎蟹,甚至还有好多人直接跑到她家里去学艺。

但是这位大姐却跟贺意涵表态,放心,跟谁涨价也不会跟你涨价。

在刚刚回国那会,夫妻俩就看到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势头。除了亲力亲为维护好蟹塘,组建妇女扎蟹队,他俩最终还想要在淘宝上开一家店铺,扩大销售。

贺意涵说,在这里很开心,大家都很朴实。夫妻俩也帮助了村里不少蟹农开起了网店,增加了营收。

虽然头发剪短了,人晒黑了,皮肤也有了皱纹,但是每天都盼着把货发完的那一刻,很踏实,这就是变化。

做啥事都不容易,水深的不行,太平猴魁这次也是不例外。嗯,省去不少东西,不足为外人道。

放弃大城市投入小山村,2017年4月14日,七掌柜张焕成寻茶之旅的第二站,来到了太平猴魁核心原产地猴坑村猴村村民组。

太平猴魁是去年七掌柜上茶叶这个品类时,计划今年要上的品种。因此,相关功课一直在着手做准备。

半路出家来做茶,难度可想而知,一是不懂,二是没有经验,三是水深坑多。最简单的处理方式是找产地、找人。产地靠谱了,再找这个产地里靠谱的人。

太平猴魁的核心产地在猴坑,我的出发路线是合肥-太平-仙源-猴坑村。出发前,原本约好确定的目的地有两个,一是芦溪坑,二是西一。

计划赶不上变化,到仙源以后,突然失去目标,不知如何继续。在仙源这里吃了份快餐,啥都没有,还要了我17块钱,现在想起来还颇为不忿。

吃完饭,打听到去猴坑的班车,硬着头皮上车,一切都等到了猴坑再说在车上,开始搭讪聊天瞎打听。

无巧不成书,这车上就有一位猴村人士,姓任,喊她任姐。任姐说,到猴坑村以后我们拼车上山吧,你给100块钱。一脸懵逼。

不理解,不搭这个腔,刚才吃了份快餐要17块钱的阴影还在。

挺喜欢这种贴近本地人日常生活的真实感觉,虽然他们说话我不太听得懂,了解到的信息也未必真实,但终于知道拼车100块是为啥了。

到了猴坑村这里,想上山,必须包车,上山一趟200块,开园时300块。似乎,下山还要再出200!

心里大致勾勒了下计划,最后一步是跟着任姐一起上山去她家,到时聊聊看。但因为前期缺少沟通和了解,虽然车上记下了她老公的电话也通了电话,心里还是非常没底。

如果不及预期,第二天再过来。如此一来,上山200,下山200,村里没住宿的地方,还要包车从猴坑回太平县城,估计又是200,还不一定,加上晚上住宿和第二天再过来,代价很大啊。

想想出发前发的朋友圈:愿你出走一周,归来仍是少年。当下很是忧郁,文艺不起来啊。 班车开动,沿途风景很美,而努力仍在继续。

动身之前,还在找产地的茶园。4月13日晚上加了个人,姓方,晚上大概沟通到凌晨12点多。然后看了一下他最近2年的朋友圈,得出几组关键词:90后,猴村、退伍军人、方南山第六代。

他很坦诚,也很直爽,但是相当个性。嗯,是相当个性啊!

太平猴魁的三大标志性山头,猴村狮形山,猴岗凤凰尖,颜家四方块。他家茶园狮形山,因此价格在猴村猴岗颜家三个村民组里,是最高的。

我担心太平猴魁如此高端的市场自己做不动,原本没计划今年能和他碰面。只是说,今年不成那就明年,明年不成那就后年。但计划中的情况出了变化,不管今年时机合适不合适,都要争取一次和这位90后小方总的碰面机会。

很不容易争取的一次机会!在此之前,隐隐感觉,他和我碰面的意愿不强,或者说兴趣不大。现在回过头来去看,当时这场隔着屏幕的对话,实在没辙的情况下,最后打了一张心理鸡汤牌,纯粹谈感觉。

90后,真心hold不住。 敲定了见面以后,天也蓝了,山也青了,水也秀了,也有心情拍照了。

芦溪坑大桥,从这个方向看去,向左是去芦溪坑、颜家、甘坑方向;向右是来西一、西二、猴村、猴岗方向,猴坑村村委会所在地即是在西一西二组。 这就是猴坑村村委会所在地,美丽、静谧、富足,闻名遐迩。

以雕塑为中心画直线,左边是西一组,右边是西二组。 来的时候,村里正在为今年4月16日的太平猴魁开园仪式做准备。

在村委会前面的院子里,见到了方继凡,猴坑村的党委书记,也是猴坑茶叶的董事长。到这里也才知道,小方总是他侄子,小方总的父亲方继昌是猴坑茶叶猴村基地的负责人,主要把控品质这道关。

早在2012年,央视栏目组在拍摄寻香太平猴魁时,负责制作工艺技术讲解的就是小方总的父亲方继昌。

在村委会,我和小方总聊了几十分钟。从线上走到线下,从虚拟走向现实,最初的沟通感觉还是隔了一层意思。大约三点钟的时候,我说不聊了,我要上山看看。

小方总顿了顿,最后说,算了,还是我开车带你上山吧,还能省200块钱,我笑。我说想爬山,他问我爬什么山,我说狮形山,他直摇头,不现实,爬山时间要很久,狮形山海拔八九百米,他穿的是皮鞋。

最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确实时机不合适。 我说,下年我提前来,带我一起去爬狮形山。

用如此篇幅来写和小方总这次碰面,一方面是因为这次碰面经过的特殊性和戏剧化,感触颇深,往往,再努力一些,再主动一点,再前进一步,事情会变得不同。

另一方面也是在阐述我做事情的逻辑:人靠谱,事情才能靠谱,产品才会靠谱。小方总这个称呼,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和期待。

虽然我不知道未来市场会怎么样,如何去做,但先把产地和产品的根基打牢总是对的。如果需求起来,产品供应能跟上且品质能得到保证,这是根本所在,也即扩展性。

变数,什么时候都会存在。不能因为害怕应对,而放弃正确的做事方式。比如说,小方总,我看的准不准,不好说。总要有一方先付出信任。

小方总介绍了太平猴魁核心产地的大致情况,太平猴魁原来所在的县叫太平县,现在改为黄山区。现在的猴坑村,是以前的三合村。

猴坑村下辖12个村民组,包括猴村、猴岗、颜家、西一、西二、三门滩、芦溪坑、甘坑、双坑、饶家、湘潭和中潭。我们所熟知的核心产区猴坑,真正指的是猴村。

喜欢喝太平猴魁的朋友,要想买到正宗的,真的得睁大眼睛。不说猴坑村的了,就连你能买到正宗新明乡的都不错了。

上山都是绕着山转,往群山深处去,压根看不见要去的地方在哪。

途中迎面来了几头骡子,小方总说,这是猴岗的运输 工具,以前没有,最近几年才由一个本地的商人引进来的。而迎面碰上面包车,两车相遇,只能一车后退,找地方破开。

一路走来,也才真正明白,外地车不让上山的原因所在。上猴村的这条路,曲折狭窄而危险,不是本地人熟悉山路开的习惯,开车走这山路,极易出事。

来到猴村,才算真正到了太平猴魁的家。这里,是太平猴魁的创始地。站在小方总家四楼的楼顶,整个猴村村民组一览无遗。

根据小方总介绍,整个猴村村民组在22户人家,算上结婚成家后分门立户,总的在27户。猴岗18户,颜家20多户不到30户。

默默估算了一下核心产区的猴魁产量,以小方总家500斤/年干茶来算,这还是家里茶园比较多的。

猴岗总共不到1万斤,大约在5000-8000斤;猴村产量多点,大约在一万五到两万斤;颜家产量大概和猴村差不多,两万斤不到。核心产区的猴村、猴岗、颜家加在一起,总体产量大约在3-4万斤。

从市场方面讲,这里茶农世代做茶,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客户,核心产区的产量大约要被消化掉三分之一,这些客户买回去以后大多数是自己人消化,很少一部分流向市场。

加之猴坑和六百里在这里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方式,再消化掉一部分。市场上能做为商品流通的核心产区的太平猴魁,总共也不到一万斤,这其中还包括4月28号左右到立夏这段时间后期的干茶。

每户茶农家的干茶产量,前期中期和后期的产量比大约是2:3:5,也就意味着在市场上核心产区真正顶尖品质头采二采的太平猴魁,不会超过5000斤。皇帝女儿不愁嫁,太平猴魁贵如金,真是一点也不假。

返璞归真,放弃大城市投入小山村已经成为时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什么才是幸福。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2015-2020海果汇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