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21:30
周六至周日 :9:00-22:00

联系我们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一带一路让贫穷的非洲走向繁荣
作者: 时间:2018年01月25日 关键词:


一带一路让贫穷的非洲走向繁荣,日前,中国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会见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后表示,中国愿将“一带一路”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相对接,同非盟《2063年议程》相对接,同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相对接。

海果汇专家认为,在此基础上,把非洲发展同中国的发展结合起来,同亚欧大陆的振兴结合起来,同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结合起来。

“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促进世界和平、和谐、包容和可持续发展,让世界人民都从中共享和平与繁荣。

“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大量中资企业进驻非洲,扎根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与非洲人民一道,助推非洲走向现代化美好生活。

来自安哥拉、肯尼亚、南非等11个国家的智库代表来到中国,希望探寻中国飞速发展的奥秘,期待从中国智慧中萃取出助力非洲发展的良方。

过去的非洲,由于殖民统治,非洲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加工制造业薄弱,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缓慢。

如今,得益于与中国的合作,整齐宽敞的房屋、高速安全的交通、体面稳定的工作进入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国制造和中国标准带给非洲的不单是亮堂的高楼大厦,更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安居乐业,这成为“一带一路”在非洲的新名片。

非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环节。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船队七次下西洋,其中四次曾抵达现在的东非沿岸,传播了中非传统友谊,奠定了中非友好合作的基础。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埃及、南非、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期待同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对接,积极参与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对话交流活动,共同致力于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在埃及首都开罗,城市的脏乱、拥挤和喧嚣饱受诟病。早在19世纪,法国文学家福楼拜曾用“粗粝的喉音,类似野兽的吼叫”形容每天在开罗的生活状态。

自20世纪60年代至今,开罗人口从350万激增到了2300万,聚集了四分之一的全国人口,其中1100万人生活在违章建筑中。埃及政府计划在开罗以东的45公里处建设可容纳500万人的新行政首都,以缓解开罗现在面临的高房价、污染和人口压力。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中建公司与埃及政府签署了预算高达450亿美元的商务区建设计划。其中开罗新首都CBD项目是中资企业在埃及市场上承接的最大单个工程,

包括1栋345米高的非洲第一高楼、12栋高层商业办公室、5栋高层公寓楼和2栋高层酒店。由中建公司承建的从开罗市区到新首都的轻轨项目也正在筹建,这直接解决了两地的通勤问题。

新首都项目还将串联起苏伊士运河经济带和红海经济带,创造良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助推埃及民众生活改善和国家复兴计划。

新首都预计在2018年迎来首批居民,“一带一路”倡议使这个拥有近1400年历史的文明古都焕发了新的活力,也让开罗民众对今后的生活有了新的期盼。

基础设施落后、经济过于单一、失业率居高不下是不少非洲国家的现状,曾在中国留学的埃及女孩阿米娜告诉记者,她十分感谢中国政府和企业为埃及人民作的贡献。

由衷期待中国企业承建的新首都项目,这不仅是因为她曾亲身体会到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魅力,还因为这可以增进中埃两国人民的友谊和相互了解。

在赞比亚,由于国内相关物资和技术水平的匮乏,建筑材料大多依赖进口,装修一套房屋所需的材料仅运费就要3000美元。

以中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为主体投资中国建材赞比亚工业园项目将于今年5月份正式投入生产,水泥砖石等建筑材料对基础设施落后的赞比亚来说意义重大。

工业区建成以后,还将直接或间接创造2000到3000个就业机会,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将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目前有600多家中国投资公司在赞比亚经营,领域涉及制造业、电信、矿业、农业、贸易和建筑业。2016年,中国对赞比亚的直接投资达到2.95亿美元,为非洲之最。

南非铁路建设时间久远、设施落后、事故频发,改造升级迫在眉睫,2015年,在南非曾发生一起恶性火车事故,由于交通信号出现问题,两辆通勤列车相撞,共造成200多人受伤。

在南非政府看来,中国是全球铁路交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向经验丰富、质量优良的中国铁路企业“取经”是最好的方法。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南非国有运输公司与中国中车签订了约600辆机车的购买订单,加速推进南非铁路系统升级换代。

南非政府还规划了三条铁路线,计划连接南非经济中心约翰内斯堡、旅游胜地开普敦等重要城市,打通印度洋至大西洋的陆上交通网,初步投资高达130亿美元。

目前南非政府正与中国企业探讨铁路线的具体合作项目,这是带动中国高铁“走出去”和中非经济合作的又一重大机遇。电视、手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三件套”。

在过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数字电视运营市场主要被法国等国的媒体公司垄断,每户平均卫星信号接入费就高达200多美元,月费需要数十美元,这导致很多普通家庭即使买了电视也无法承担高昂的数字电视节目费。

随着中国企业四达时代走入非洲,非洲老百姓收看电视的费用大大降低,用户只需每月10美元就可以收看数十个频道。丰富了非洲人民的日常生活,使他们近距离享受现代化进程带来的便捷和实惠,也打通了非洲大陆与世界相通的“信息高速路”。

目前,四达时代已经在非洲建立起两套数字电视网络,覆盖南部非洲95%以上的人口,注册家庭用户超过1000万。

四达时代还积极响应中国政府的号召,推动“一带一路”人文合作,启动为非洲30多个国家的一万多个村落接入数字电视信号、向20万个非洲家庭捐赠机顶盒的“万村通”项目。

四达时代还将中国的影视剧翻译成非洲当地语言,让非洲人民聆听中国故事、感受中国魅力、学习中国经验,受到了大批非洲观众的喜爱。

教育是阻碍非洲发展的最大桎梏之一,由于收入分配不均,一部分精英在享受教育的同时,大部分民众却没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教育资源的匮乏导致人才培养面临瓶颈,工业、农业等各领域发展陷入停滞。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尤其是中非合作论坛举行以来,在中国全心全意的帮助和扶持下,非洲的教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非合作项目不仅给非洲带去就业,也带去技术转移和知识分享,给非洲人民带去了改变生活的希望。

为了实现非洲的和平、独立和可持续发展,2012年,中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签署了一项800万美元为期四年的信托基金框架协议,旨在支持非洲发展教育质量,培训优质教师,完善基础教育。

在项目第一期评估取得积极成果后,2017年中国政府提供了400万美元的额外资金,并将该项目延长两年,受益国也增至10个。

协议第一期的8个项目国家分别是刚果、科特迪瓦、民主刚果、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纳米比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多哥和赞比亚作为新的项目国家加入了该项目的第二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该项目对非洲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提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和“教育创新”方面。

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作出了表率,如龙源电力公司在南非当地启动学生助学金项目,资助工业区附近70名学生圆了“大学梦”。

中国政府和企业也大力推进职业技能教育培训。推进留学、培养人才是“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中国路桥公司在修建蒙内铁路过程中扩建了肯尼亚的铁路培训学校,帮助肯尼亚高校开设铁路工程系,并在施工现场建立技术人员培训基地,累计培训当地员工近5万人次。

该公司还联合北京交通大学,启动肯尼亚留学生项目,为肯尼亚学生提供到中国的留学机会以及包含食宿、学费的全额奖学金。

两批共60名肯尼亚学生来到北京交通大学,开始了为期四年半的学习。2018年3月,该项目又将招收40名学生。考虑到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学院为他们开设了专门的全英文课程并聘请了专业老师授课,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赞扬。

北京交通大学还组织了汉语演讲比赛、到中国家庭做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他们提供了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机会,也让他们在中国有了家一样的感觉。

石家庄铁道大学与肯尼亚等非洲国家合作办学,大部分毕业生已经成为“一带一路”上的友好使者和技术骨干。

教育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中,既具有黏合剂、助燃剂的功能,又具有“润物无声”的人文交流属性,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截至2017年年底,“一带一路”倡议在非洲辐射埃及、肯尼亚、乌干达、尼日利亚、喀麦隆和南非等21个国家,达成39个重大合作项目,涉及铁路、公路、港口和水电站等17类领域。

中国企业已经在非洲建设了100多个工业园区、数千公里的铁路和高速公路、多个机场和发电站。

“一带一路”倡议坚持“适应非洲自身发展、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坚持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始终“尊重非洲、帮助非洲,义利相兼,以义为先”,引领中非各领域务实合作,实现了双方的共同繁荣发展。

今年将在中国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人们有理由期待中非合作为非洲人民和中国人民带来更多、更实、更好的福祉。

话说,谈到非洲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也会谈到非洲壮美的山川、丰富的资源。但是,更常谈到的应该是非洲的贫穷落后、瘟疫疾病和冲突战争。

凯文·卡特的那张让人难以释怀的摄影作品《饥饿的苏丹》只是这块大陆苦难深重的一个剪影;而发生在1994年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

我们是带着一种优越感与侥幸感来审视非洲的。当我们谈论起非洲时,我们经常会忘了谈论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未来。

似乎非洲一直躺在冷清荒凉的世界边缘,似乎这片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大陆注定与前卫的科技新潮流无缘,然而,改变已悄然到来。

致力于全球绿色食品运营平台的海果汇专家认为,开始崛起的非洲科技新生代正在源源不断地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卡利乌基和 SafeMotos2010年,刚满18岁的“极客”卡利乌基从肯尼亚来到了卢旺达的首都基加利,他在这里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给城市公交系统设计一套自动售票系统。

大屠杀后涅槃重生的基加利虽是非洲最整洁漂亮、犯罪率最低的城市之一,但它的公共交通系统和非洲其他城市一样糟糕。

1、上班族们宁愿去搭乘私人“摩的”,也不愿选择狭小、拥挤且缓慢的公交车通勤;

2、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因交通事故而导致的死亡人数仅次于艾滋病和疟疾;

3、据卡利乌基从当地警局看到的统计数据,基加利80%左右的交通事故都与摩托车有关。

眼光敏锐的他很快就从中发现了商机,并开始认真思考,如何才能为基加利提供安全、高效且廉价的、类似于 Uber 一样的“摩的”服务呢?

借助风投资金将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于2015年创立了 SafeMotos 公司,专注于提供优质的共享“摩的”服务。希望将基加利作为大本营,再将SafeMotos 至少推广到十个周边城市去。

到今天,SafeMotos是非洲第一家也是目前最大的一家共享“摩的”公司,旗下现有400余位经过严格培训的“摩的”司机,一年大概可接80万单,2017年的总收入有望达到110万美元。

FarmDrive 是位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家专门为非洲农民建立信用记录,以助其从银行申请小额贷款的公司。

这家公司的创立者柏赛儿和卡利乌基有着相似的背景,同样来自肯尼亚的偏远农村,同样相信技术可以改善现状、改变未来。

今年刚满25岁的柏赛儿创业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她的个人经验,自己的父母当了一辈子农民,却从未从银行贷过一分钱,来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

在肯尼亚,有三分之二的劳动力在从事着农业或与农业相关的活动,但每年只有百分之一左右的银行贷款流入到农民的手中。

2015年5月份上线的 FarmDrive 现如今已基于其庞大的用户群,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数据库,现在肯尼亚的银行为了精准地定位潜在的客户群体,反过来需要向 FarmDrive 支付一定的信息使用费用。

FarmDrive的目标受众远不止是肯尼亚农民,在其长期的愿景里,它试图为非洲乃至亚洲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提供贷款解决方案。

今天的非洲,以卡利乌基和柏赛儿为代表的科技新生代已然锋芒出露,他们正在凭借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在植根于本土经验的基础上,致力于用科技创新来改善他们的非洲同胞们的生活。

这一代的诞生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他们的快速成长受惠于非洲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和廉价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非洲诸国不论是在政策制定,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为现在正在发生的变革、以及未来可能到来的变革提供了必要的土壤与环境。

九四年的种族大屠杀过后,整个国家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

2000年,保罗·卡加梅当选为卢旺达总统,在当选之初的施政纲领中,他提出要用20年的时间在卢旺达发展出知识型经济,如此眼光在当时不可不谓超前。

500元卢郎(RWF)的背面,就印着四位非洲学生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图案,显示了卢旺达以知识立国的坚定决心。

在卡加梅的带领下,到了2010年,通信网络已基本覆盖全国,主要的无线通信运营商有MTN,TIGO和AIRTEL三家,在他们良性的竞争与互动下,目前卢旺达的手机普及率已达42%,卢旺达还是非洲第一个用上4G网络的国家。

除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外,卢旺达还大力发展教育。2005年底起,卢旺达政府开始实行小学和初中免费教育,教育经费占政府总支出的16%左右。

卢旺达2000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尚不足四千,而现在已达到九万人左右。

近五年来,卢旺达的年均GDP增长达到了7%,曾多次被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列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改革步伐最快的国家。卡利乌基和柏赛儿的祖国肯尼亚也同样雄心勃勃。

受到美国硅谷集群化效应的启发,肯尼亚政府于2008年批准立项、2013年开始动工在首都内罗毕附近建设“孔扎科技城”。

希望将这座城市打造成非洲第一座集科技企业、投资公司、高校科研机构以及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智慧之城”,期待它能成为非洲的“草原硅谷”,预计整个工程的造价将达145亿美元左右。

“孔扎科技城”是肯尼亚国家长期发展规划“肯尼亚:2030年愿景”的关键组成部分,在这一计划里,肯尼亚希望在2030年成为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繁荣而有高质量生活水平的国家”。

凭借着国内较为稳定的政治局势,肯尼亚近年来成为了东非最大的经济体,科技巨头们,如谷歌、微软、英特尔和 IBM 等,纷纷在内罗毕设立了办公室和研究所,科技发展大步前进。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肯尼亚2007年推出的名为“M-Pesa”的移动支付业务在实际生活中广泛应用。

一带一路让贫穷的非洲走向繁荣,不远的将来,肯尼亚政府为世人描绘的宏伟蓝图,定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者和本国创业者来到这里,也极有可能成为不断壮大着的非洲科技新生代的梦想绽放之地。

非洲的科技发展确实有一些优势的,如,较高的人口增速和较大的人口数量,可以为壮大企业、发展科技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以及近乎完全没有开发的庞大市场。

非洲总体的人口年龄结构是世界各洲中最年轻,这样就意味着非洲诸国吸收、学习新技术潮流的能力非常强,技术转型和经济转型的负担和风险都相对较小。

非洲有志于发展的各国结合自身特点,效仿的对象正是中国和印度。

肯尼亚前信息通信部常务秘书、现内罗毕大学商学院教授、同时也是“孔扎科技城”促成者之一的比特安格·恩德莫的话就非常具有代表性,看看中国和印度是如何在电子市场上与人竞争的吧。

印度现在正在成为全球电子产品生产的中心,它是如何做到的?就是靠众多的年轻劳动力做到的。

还有那个大陆能做到这一点?非洲。

我们在谈及新兴国家的技术发展时,常常会提到“后发优势”这个词,意即这些新兴国家能够充分吸收先进国家发展的成功经验,汲取其失败的教训,最终实现迎头赶上、弯道超车。

这样的“后发优势”是需要“前提条件”的,没有“前提条件”的“后天优势”注定只能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这些前提条件,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居民较高的受教育水平、稳定的社会局势以及高效廉洁的政府管理等等。目前的非洲对这些“前提条件”的占据显然是不充分的。

到目前为止,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现在有六成人口仍未通电;即使是在通电地区,用电情况也不容乐观,非洲地区2014年人均用电量只有483度,而这个数字在美国则是13000度。

用电情况尚且如此,更遑论电脑、手机这类产品的使用、乃至建立在它们基础之上的种种科技创新了。

倘若 SafeMotos 或 FarmDrive出现于一个仍茹毛饮血的原始部落里的话,无论卡利乌基和柏赛儿有多好、多强烈的回馈社群、族群的意愿,也都无能无力。

其他方面的教育先姑且不谈,我们只看与电脑技术相关的教育部分。全球使用数据流量排名前一千名的大学中,非洲只占了8所,除了其中的一所在埃及外,剩下的七所全在南非。

如此贫乏的教育资源,使得非洲的科技发展困难重重。卡利乌基曾谈及,SafeMotos创业初期在相对发展程度较好的卢旺达竟然招聘不到一个靠谱的程序员,不得不将业务外包给一个波兰团队。

在如此的教育“鸿沟”下,即使非洲有意奋起直追,也只能因缺乏核心竞争力而在科技发展中处于技术和利润的下游——这就是非洲略显苦涩的现实。

政治的独裁腐败,局势的动荡混乱以及政策的难以持续。姑且不论非洲大陆上众所周知的种族流血冲突、军事政变以及独裁者的作威作福,我们单从扶植科技发展的政策的持续性来说明非洲的困境。

还是以肯尼亚的“孔扎科技城”为例,这个项目被认为是实现“肯尼亚2030愿景”最关键的一环,但是因新旧政府的轮换、土地产权纠纷、时不时爆出的政治受贿丑闻以及繁复的行政手续,“孔扎科技城”的建设现在进展十分迟缓。

连此项目的发起人之一、上文提及的恩德莫都摇头叹气道,速度?那儿没有。与孔扎的死气沉沉相比,倒是位于内罗毕的恩贡路倒更像是肯尼亚版本的“硅谷”。

恩贡路汇聚着一大批科技行业的草根创业者,依托着当地著名的“iHub”社区,从这里走出了一大批本土科技企业,包括我们上文提及的由柏赛儿创立的 FarmDrive。

非洲高速增长的人口也是一柄“双刃剑”。抛开那些天朝人民熟悉的“人多压力大”的论调,我们从一个更小的、却也与每一个非洲创业者息息相关的角度审视这个问题。

相信球迷们一定知道很多关于非洲球员的段子,最常见的莫过于所谓“一个球员养活全家几十口”云云。

如前阿森纳球员、非洲前锋阿德巴约就对此苦不堪言,在接受法国So Foot 杂志采访时曾说,我很多次想自杀,多年来我一个人默默承受,事情发展到这样让我觉得恶心。

你拼了命让家人脱离贫困,但他们依然和你作对。他们打电话来,不是问你过得怎么样,而是伸手要钱。

前阿森纳球员亚历山大·宋据说有27个兄弟姐妹需要他养活,拿着高薪的他却不得不靠队友的接济才能度日。

类似的苦恼也同样地出现在非洲科技新生代的身上。家人现在和我分歧很大,他们都不理解我,一直追着问我,为什么不寄更多的钱回家?为什么不给兄弟姊妹们找份工作?

在极重家庭观念的非洲,这样的事情每天都有,本就在“先天条件不足”与外国商业资本的夹缝中挣扎着生存的非洲本土创业者们,所面临的压力之巨大可想而知。

卡利乌基在其 Linkedin的个人简介里,称自己是名黑客的同时,也认为自己是一个世界公民,他说,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不应该只是照搬照抄国外的经验,而应该创造出基于发展中国家本土经验的新的商业模式和体系。

一带一路让贫穷的非洲走向繁荣,全世界都期待着非洲能更好,作为年轻的新一代,我愿扎根本土,成为改变这片土地未来的一员。

虽然仍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利条件,但也许,这样的全球视野和骨气,将帮助这批负重前行、挣扎着也勇敢逐梦的非洲科技新生代们穿过荆棘,最终抵达未来。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2015-2020海果汇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