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21:30
周六至周日 :9:00-22:00

联系我们


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抓实干见效果
作者: 时间:2018年02月07日 关键词:


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抓实干见效果,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是党员干部工作的敦促和动力,人民是执政的根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

把党的十八大确立的改革开放重大部署落实好,就要认真回顾和深入总结改革开放的历程,更加深刻地认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更加自觉地把握改革开放的规律性,更加坚定地肩负起深化改革开放的重大责任。

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抓实干见效果,只有扎根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才能真正地为民办实事、得民心,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致力于全球绿色食品运营平台的海果汇专家介绍,访贫问苦、慰问节日坚守岗位的人,习主席一言一行都在教导党员干部如何过好年。

党章中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

一字一句,书写着共产党员与群众的血肉联系,春节前,我们更不应该忘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和坚守岗位的工作者。

春节走亲戚,是中国人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习俗。每到春节前夕年味渐浓之时,习近平总书记都奔波在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干部群众的路上。

他深入到群众当中,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解民意,用老百姓的话说,总书记没有一点架子,到家里就跟走亲戚一样。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万家团圆、共享天伦,走亲访友、共祝美好,家家户户乐逍遥。

对于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来说,春节也是考验作风的重要窗口。党员该怎样度过一个温暖、有人情味儿又风清气正的传统佳节?

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抓实干见效果,在2017年的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

每逢佳节,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得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实际困难,是总书记牵挂的头等大事。

念兹在兹,无日或忘。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在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去困难群众家中看看。

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抓实干见效果,从革命老区到北国边陲,从农贸市场到贫困户家中,习主席为我们普通党员干部躬身垂范,与百姓话家常,群众冷暖放心上。

老百姓能否过个好年,是他的牵挂,沉下去访贫问苦,人民勤务员走进百姓生活之中,群众在习主席心中有着最重的份量,基层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

海果汇专家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每年都会在春节前去基层考察,飞机直飞1000多公里,冒着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海拔2400多米,这些并没有阻碍习近平的脚步。

从2013年到2017年,连续5年春节之际习主席都深入贫困乡村,看望困难群众,调研年货供应,关心群众的收入情况,与基层干部群众讨论脱贫计。

深入基层,事无巨细,真正走进了百姓的生活之中,2015年2月13日,习主席在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对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

2015年春节来临之际,习主席回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从北京乘飞机一到延安,就转乘汽车前往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给乡亲们送上年货。

饺子粉、大米、食用油、肉制品,还有春联、年画,家家有份,这些都是习近平自己出钱采办的。

2016年2月2日,习主席在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给乡亲们拜年,祝乡亲们生活幸福、猴年吉祥。

2016年春节前夕,习主席赴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在贫困户张成德家中,他一间一间屋子察看,坐下来同夫妇俩算收入支出账。

问家里种了什么、养了什么,吃穿住行还有什么困难和需求,老乡端上热气腾腾的米果请总书记品尝。

女主人说,总书记给全国人民当家当得好,老百姓感到很幸福。习主席说,我们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我在内,所有领导干部都是人民勤务员。

快过春节了,知道你们有困难,特地来看望你们,家家户户都在筹备过节之时,习主席总会牵挂着我们的困难群众。

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抓实干见效果,习主席自己出钱采办年货、悉心询问困难群众需求、与百姓一起讨论脱贫计划,习主席为每一个党员干部做了示范带头作用。

下到基层,走走穷亲戚,访访老乡,了解群众困难和群众,这些都是我们党员干部在春节前夕应该做到的。

春节,别忘了最困难的群体。让全国人民过好春节,最为重要的是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困难,让党和政府温暖的阳光更多地照在他们身上。

春节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是党员干部最大的政绩。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党的优良传统。

走访慰问、访贫问苦,老百姓欢迎的是干部务实前行、踏实做事、诚实相待。干部到基层不是去显摆、表演的,而必须能够实实在在地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习主席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曾说道,部分群众在就业、子女教育、就医、住房等方面还面临一些困难,不断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2018年习主席在新年贺词中介绍,民生存在于每一件小事,亿万人的小事就是一件大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的困难正在一步步解决。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它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2016年春节前夕,在江西井冈山茅坪乡神山村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询问贫困户张成德家的生产生活情况,还察看了水冲厕所。

2017年1月24日,习主席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看望慰问村民,向乡亲们拜年,春节前夕,习主席赴河北张家口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在旗帜婴儿乳品有限公司考察时,习主席说,食品安全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切实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抓实干见效果,四个最体现了总书记对老百姓食品安全的重视,衣食住行是老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

1、希望节日吃得更放心、更舒心;

2、希望物价不要上涨太快,让节日的菜篮子拎得更轻松些,真正让钱更值钱;

3、希望健康的文化多进小区多下乡,欢声笑语过春节……春节为群众办实事、排忧解难是党员干部最大的政绩。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做好民生工作,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沉下心去访贫问苦、干实事排忧解难,人民群众的真实需求是党员干部工作的敦促和动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真抓实干见效果,一件接着一件抓,抓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人民的美好生活梦想必将不断照进现实。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多粗多长,已经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芝麻大的一个小官,就以为很了不起,吃着农民的,喝着农民的,不去为农民做实事,甚至想方设法坑害农民。

对于些无耻的腐败分子就要迎头痛击,让他们变成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老虎露头就要打,苍蝇乱飞也要拍,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

许多大学生认为读了几年书,就不需要劳动了,就可以在城里拿着高工资潇洒人生了,更不愿去农村劳动了,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看看习主席当年是如何面对残酷的现实,如何凤凰涅槃,如何报答养育自己的黄土地。

1969年1月我作为“黑帮子弟”,来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镇的梁家河插队落户。

离开京城,投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目光,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的孤独。但我想,黄土高坡曾养育了我的父辈,她也一定会以自己宽大的胸襟接纳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于是,我真诚地去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地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炼。几年中,我过了四大关:

一是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而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就习惯了,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的香甜。

二是饮食关。过去吃的都是精米细面,现在是粗粝的杂粮,可不久我便咽得下,吃得香了,直到今日,我对陕北的乡村饭菜还很有感情,就拿酸菜来说,多时不吃还真想它。

三是劳动关。刚开始干活时,我挣6个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我就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

四是思想关。这是最重要的,我学到了农民实事求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乡亲们也逐渐把我看做他们中的一分子。我生活在他们中间,劳作在他们中间,已经不分彼此,他们对我坦诚相待。

让我做赤脚医生,做记工员、农技员。20岁那年,又选我做大队党支部书记。我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发展生产,改变家乡的面貌。我已认定,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

1993年,我再回梁家河时,有的乡亲提到,当年我在村里创建铁业社,为村民增加了收入;我带领大家开挖出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让村民用沼气照明、做饭。

可是,我所记得的,是他们曾经无私地帮助过我,保护过我,特别是以他们厚朴实的品质影响着我,熏陶着我的心灵。

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古人郑板桥有首咏《竹石》的名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想将之改几个字,作为我上山下乡的最深刻体会: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基层离群众最近,最能磨炼人。七年多上山下乡的经历使我获益匪浅,同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为成长进步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在团结方面,我从小就受到家庭的影响。

我父亲经常给我讲团结的道理,要求我们从小就要做讲团结和善于团结的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给人方便,自己方便。

用他的话讲,就是做每件事不要只考虑自己愿不愿意,还要考虑别人愿不愿意,因为你生活在人群中,什么事情都以自己为主,就是不行的。

父亲讲的团结方面的道理,当我们后来生活在集体环境时,体会就很深刻了。

无论是上寄宿学校,还是下乡和参加工作,我都深深感到:凡事团结处理得好,工作都能做得比较好;凡事团结处理不好,就都做不好。特别是后来上山下乡到陕北,远在千里之外,举目无亲,靠的就是团结。

在这方面自己也有挫折和教训。在上山下乡时,我年龄小,又是被形势所迫下去的,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的问题。别人下去天天上山干活,我却很随意,老百姓对我印象不好。

几个月后我回北京,又被送到从前的太行山根据地。我姨姨、姨父把我妈妈带出来在这里参加了革命,他们都是我很尊敬的人。

姨父给我讲他当年是东北大学学生,“一二九”以后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到太行山。他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找机会往群众里钻,你现在不靠群众靠谁?

当然要靠群众。姨姨也讲,那时我们都往老乡那里跑,现在你们年轻人,还怕去,这不对!何况现在城市也不容易,我们在这儿干什么?天天让人家当做流窜人口?

当时的国庆节经常要清理“倒流”人口,但清理完后,又不让我们回去,先关在派出所,一进去就是四五个月。

而且关进去不是让你白坐着,还要让你干重体力活,海淀一带的下水管,都是我们埋的。

听了他们的话,回去以后,我就按这个思路努力跟群众打成一片。一年以后,我跟群众一起干活,生活习惯,劳动关也过了。

群众见我有所转变,对我也好起来,到我这串门的人也多了,我那屋子逐渐成了那个地方的中心,时间大概是1970年。

每天晚上,老老少少都络绎不绝地进来。进来后,我就给他们摆书场,讲古今中外。

他们愿意听城里人侃大山,讲他们不懂的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情都找我商量。他说,年轻人见多识广,比他懂得多。

这样,我在村里有了威信。我那时不过十六七岁,村里几个老头有什么事也都找我商量。现在有几个作家的作品中把知青写的很惨,我的感觉并不完全是这样。

我只是开始感到惨,但是当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的很充实。

我的成长进步始于陕北。最大的收获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大概到了1973年,我们又集中考大学,像我这样家庭背景的人在当时是不可能被录取的。后来我又去冯家坪公社赵家河大队搞社教。

搞社教很有意思,我当时是团员,不是党员。

县团委书记也是北京知青,清华附中的,他把我拉到他负责的赵家河大队后说:让你到这里“整社”,你就整吧,整得怎么样我都认了;整好了算你的,整坏了算我的。

我那时候才20岁。赵家河大队在整社中换了一个30多岁的人当支部书记。那个村整得好,群众也信任我,要求留我在村里工作,而我插队的梁家河大队也要我回去工作。

要留在村党支部工作,就是有个是不是党员的问题。我已先后写过十份入党申请书,由于家庭原因都不批准。这次公社又将我的入党问题交到县委去研究。

在研究我的入党问题时,当时的县委书记说,这个村姓氏矛盾复杂,本地人很难处理好,确实需要他回村里主持工作。

他爸爸的结论在哪儿?

没有,不能因此影响他入党。

所以就批准我入党,并让我当了大队支部书记。让原来的大队支部书记担任大队革委会主任。

在此之前,入团也是费尽了周折,入团申请书前后写了八份。第一次写完入团申请后,我把大队支部书记请到我的窑洞来:一盘炒鸡蛋,两个热馍。

吃完后我说,我的入团申请书你该递了吧?

他说,我怎递?上面都说你是可教子女。

我说,什么叫可教子女?

他说,上面说你没划清界限。

我说,结论在哪?

一个人是什么问题,得有个结论。我父亲什么结论?你得到中央文件了?

他说,真没有,递,那就往上递。

从公社回来之后,他说,公社书记把我骂回来了,说我不懂事,这样的人,你还敢递?

我说,我是什么?我干了什么事?是写了反动标语,还是喊了反动口号?

我是一个年轻人,追求上进,有什么不对?

我毫不气馁。过几天,又写了两份申请,请支书又给递上去了,就这样一直写到第八份。

我那时已没有那种凄苦之感,或者是一种自卑感,只是一个感觉,就是党内、团内好人越多,坏人会越少,不入白不入,除非你不能让我入。

当写到第八份时,终于批下来了。

当然,这是得到了公社团委书记的支持后才批的。团委书记到我那里,跟我聊了5天,最后成为“死党”。

后来也就是他接任公社知青办主任后,一手把我的“黑材料”付之一炬的。

那次,他把我拉到一个小山沟的青石板上坐下,说,我把你的所有“黑材料”都拿出来了。

我说,“黑材料”拿来有什么用?

他说,烧了吧!

我说,你敢啊?

掉脑袋的事。

他说,怎不敢,我看这材料不是你学校寄来的。

因为我那时是中学生,我的材料不是八一学校给的,是中央党校写的,当时我母亲在中央党校,“文革”中我们家被抄之后,搬到党校里去。

到党校后,因我有一股倔劲,不甘受欺负,得罪了造反派,有什么不好的事都算在我身上,都认为我是头儿,我就被康生的老婆曹轶欧作为“黑帮”的家属揪出来了。

那时,我15岁都不到。

他们说,枪毙够一百次了!

我想一百次跟一次没什么区别,都一百次了还怕什么?

但是,当时连派出所都没送,只是在威胁我,说专政机关对你实行专政,再给你5分钟。

之后,念毛主席语录,天天晚上熬夜。

我说,我只要在那能睡觉就行,别管去哪。

我被送到派出所门口就又被拉回去。后来决定送我去少管所,当时少管所设有“黑帮”子弟学习班。在要我去的时候,床位满了,大概要排到一个月后才能进去。

就在这时候,1968年12月,毛主席最新指示发表:“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于是我马上到学校报名上山下乡,我说,这就是响应毛主席号召。他们一看,是到延安去,基本上属于流放,就让去了。

经过这么多周折,“文化大革命”的周折,上山下乡的周折,最后,这个村子需要我,离不开我。

我当时的感觉是在农村好,如果当个工人或者当这个、那个,越是这些地方“文革”搞得越厉害,少不了天天要挨批判。

在陕北农村也要搞大批判,批刘少奇、邓小平在西北的代理人“彭、高、习”和刘澜涛、赵守一等,“彭、高、习”即彭德怀、高岗、习仲勋。

搞大批判还是由我来念报纸,当地有几个识字的?

天天念得司空见惯,也无所谓了。

但当地的老百姓非常理解,毕竟是我父亲过去的根据地。我父亲那时是“陕甘边”的苏维埃主席,当时才19岁。

有这个背景,就有很多人保护我、帮助我,再加上我本身也比较坚强,就这么过来了。

我的成长,进步应该说起始于陕北七年。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

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现在我还受益于此,刚到农村的时候,经常有要饭的来,一来就赶,让狗去咬。

因为当时在我们这些学生的概念里,要饭的都是“坏分子”、“二流子”,不知道当时那正是“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家家都是“糠菜半年粮”。

老婆、孩子都出去讨饭,把粮食都给壮劳力吃,让他们忙春耕。这些东西是在农村生活一段后才了解的差距,有很多感慨;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

常言说,刀在石上磨,人在难中练。艰难困苦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

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

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

我那时一边当村干部,一边总想着有机会还是想上学深造一下,因为读书读得太少了,这与我理想的目标并不违背。

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在延安地区,全分给了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你让我上就上,不让我上就拉倒。

县里将我报到地区,县教育局领导仗义执言为我力争:清华来招生的人不敢做主,请示学校。这又是一次机遇。

1975年7、8、9三个月,正是所谓“右倾翻案风”的时候。迟群、谢静宜都不在家,刘冰掌权,他说,可以来嘛。

当时,我父亲下放到洛阳耐火材料厂,开了个“土证明”:“习仲勋同志属人民内部矛盾,不影响子女升学就业。”开了这么个证明,就上学了。

走的时候,当地还剩下的一些知青都特别羡慕我。那些知青也都没得说,一恢复高考,都考上了大学,还都是前几名。

在这一批知青中,出了不少人才。1993年我应邀回去了一次,当时我是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

延安行署专员给我讲,你们知青来了二万六,号称三万。现在出了省部级干部八个,厅局级干部大概二三百个,处级干部三千多个,这是一笔大资源。

在八个省部级干部里,我了解的有王岐山。此外,还出了一批作家,像陶正,写《魂兮归来》、《逍遥之乐》,他是去延川的知青。还有路遥,他是延川的本地知青,写了《人生》。

还有个作家叫史铁生,写了《我那遥远的清平湾》,这个清平湾就是过去他插队的延川县关家庄。另外出了一批企业家。

前几年,延安搞了一次聚会,大概回去了上千人,拖儿带女的让下一代去体会一下,还拍了个片子,他们送了我一套。

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

我插队的那个村不通电,我走了以后帮他们搞了个变压器,通了电。前几年,又帮他们修了小学,后来又修了桥。这些都不是我出的钱。

有的是我介绍去的帮扶项目,有的是我请求当地领导给予帮助,引起重视后解决的。我在的那个村绝对是个贫困村,延安养育了我好几年,为延安老区农民做点事,是我们应该做的。

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必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和政府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标准。

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的公仆,时刻将人民群众的衣食、冷暖放在心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想问题、干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老百姓,这是我们共产党与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根本区别。

封建社会的官吏还讲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们共产党人不干点对人民有益的事情,说的过去吗?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2015-2020海果汇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