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21:30
周六至周日 :9:00-22:00

联系我们


首页 > 食尚生活 > 正文
邓小平高瞻远瞩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作者: 时间:2018年02月19日 关键词:

邓小平高瞻远瞩改革开放继往开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海果汇专家介绍,一代伟人邓小平多次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

他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心中想着的就是最广大人民。

1969年,65岁的邓小平与夫人卓琳、继母夏伯根下放到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劳动、生活。 

每天,邓小平、卓琳夫妇到工厂劳动,在家读书、看报、做家务。邓小平始终关注、思考着局势。 

从住所出发,经由一条小道,邓小平走二十多分钟,能到工厂。这条红土裸露、杂草丛生的小道,与中国改革开放宏图伟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鸡鸣三声,清晨的阳光照进了南昌陆军步兵学校“将军楼”。邓小平和夫人卓琳每天六点半起床,七点三十五分从家动身去工厂。

刚开始,两人从住所到工厂要绕一个大圈子,得走40多分钟,还经过一个长途汽车站,既费时又不安全。 

后来,厂里的工人为了方便他们上班,就在工厂后土墙上开了个小门,沿着荒坡和田埂铺铺整整,开辟出一条简单的小路——这便是著名的小平小道。 

这样,两位老人就可以少走一半的路程,只用20多分钟,就能走到厂里。 

在厂里,邓小平喜欢让工友们叫自己老邓。工友们跟两位和蔼的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老邓最初负责在机修班用柴油洗零件。但是他上了年纪,干起来很吃力。车间主任陶端缙就安排邓小平去做钳工。很快,车间工人发现老邓活儿很地道。

陶端缙问,你做这个事好像不是个外行。你是一个行家呀。

邓小平笑着说,我年轻的时候在法国勤工俭学,就是做这个。

邓小平在工厂劳动可不是走过场。这位老钳工干什么都一丝不苟。 

真是好卖力的。陶端缙回忆,冬天,不管天气多冷,他都出一身汗。从后背到裤腰带,全是汗水。好卖力的。

邓小平下放江西后,工资取消,中央发给他一定的生活费。九口之家,生活比较紧张。 

他们省吃俭用,节约每一分钱。在住处后面的空地上,他们开荒种菜、养鸡。三位老人别看上了岁数,却都自食其力,分工明确。

作为家里唯一的壮劳力,邓小平负责劈柴、砸煤块等较重的活儿。卓琳负责扫地、洗衣、缝纫。夏伯根负责做饭。 

大家经济都紧张,工友们过得也不容易。这一切,邓小平都看在眼里。有一天,邓小平问工友陶端缙家里有没有坏掉的收音机,可以让胖胖给修一修。 

陶端缙跟老邓聊天那是有啥说啥收音机?买不起的,我一个月四五十块钱的收入,有四个小孩,有的还在上学,还有老人,哪有闲钱买收音机啊! 

邓小平怔了一下,慢慢地说,我知道,像你们这样年纪的工人结了婚,成了家,生活是很困难的。可这不是哪个人一下子就能解决的,还是要靠发展生产。

只有生产发展了,情况才能得到改善。还有一次,厂里一位庄师傅打了孩子一顿,起因是孩子不小心摔掉了两块豆腐。 

那时候,生活物资供应都比较紧张。日用副食品和煤、大米都要凭证供应,当时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每家每月只能领回来两块豆腐。

看着庄师傅与孩子,邓小平心里极不平静。下班后回到家里,他感慨,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了,老百姓还过着这样的日子。

难道我们干一辈子的革命,就换来这样的社会主义? 

在江西的日子里,邓小平有了大量的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他大量阅读马列著作和中外史学、哲学著作,并结合基层实践将这些理论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

阅读马恩列斯毛等人的经典著作,又读了很多中外历史书籍,如《资治通鉴》《史记》《世界通史》《新编近代史》。

还有哲学书籍如《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黑格尔的《逻辑学》,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也有文学如《古文观止》,高尔基的《母亲》,鲁迅的《集外集拾遗》。 

还有些技术类书籍也出现在邓小平的书架上,——比如《刨工》《船舶柴油机修理工艺》《锻工手册》《锻锤基础中的橡胶垫》等。 

邓小平高瞻远瞩改革开放继往开来,著名的小平小道凝聚着邓小平对中国未来的思索,是邓小平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起点。

1973年2月,邓小平接到了中央要他返京的通知。这位69岁的老人毅然扛起重担,投入到工作中。

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区之行、南方谈话……一系列重大事件、重大转折改变了中国。邓小平在人生的起伏中变得更加强大睿智,在一个个重大关头做出高瞻远瞩的决断。

这是一条关乎共和国前景的奋斗路,也是一条“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锻造之路。 

要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实行和坚持改革开放。这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

提出并解决这个问题,是作为总设计师的邓小平的巨大贡献。 

2008年12月,卓琳在写给小平小道陈列馆的信中说,在新建的三年,是一段难忘的时光。在这里,小平同志每天参加劳动、看书、看报、听广播,密切关注形势。

参加劳动,与工人师傅们的朝夕相处,以及在江西一些地方的参观,使他了解了民众生产生活情况和当时社会的基本情况。

通过三年的观察,他更加忧思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通过三年的思考,他的思想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信念更加坚定。

这些,对于他复出不久即领导进行全面整顿,以及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制定新时期路线方针政策产生了直接影响。

小平小道,既见证了邓小平的改革初心,也见证了人间真情。 

2014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孜孜以求的是增进人民福祉。

海果汇专家认为,邓小平是20世纪全世界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中国官方尊称他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对他的评价有可能比这还要高。

从启动改革开放到上世纪90年代深刻影响中国的那些年里,邓小平得到大量赞扬,也受到过争议,但回过头来,离他逝世过去得越久,中国内外对他的赞扬和钦佩就越是压倒性的。

中国近代史的主要脉络是追求独立和富强,绝大多数政治主张都围绕了这一主题展开。

谁能够推动中国实现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现代化,谁就是对中华民族做出了贡献的正面人物。

从这个角度看,毛泽东、邓小平都完成了各自的时代使命。毛泽东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主。

他建立了基础性工业格局,搞出了两弹一星,巩固了国家的生存能力。邓小平推动改革开放带给中国社会的实际改造意义超过了世界上的大多数革命。

人类历史上的社会改造大多是通过革命完成的,但革命的社会代价很高,而且很多革命沦落为改朝换代,并未转化成社会的真实进步。

改革的社会代价小,因而性价比高,但由于阻力大,很容易失败。无论中外,历史上成功的改革都凤毛麟角,成功的改革者更是罕见。

邓小平强化了实事求是这一党的思想路线,并大力倡导解放思想,把国家带出了长期的“左”倾状态,让经济建设成为中国的长期中心任务。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呼声从此回荡在中国大地几十年,然而这些远非邓小平功勋的全部。

作为一位伟大的改革实践者,在国家告别“左”倾之后,对新出现的西方价值观在中国社会的蔓延之势,邓小平坚定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避免了国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

上世纪80年代,既是摆脱“文革”后解放思想的黄金年代,也是坚守社会主义制度最为突出的年代。

1992年南方谈话是邓小平对改革开放路线做出的进一步调整。在那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得以全面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经历了几次曲折和修正后,形成了清晰的轮廓和方向。

邓小平高瞻远瞩改革开放继往开来,做出决定性突破的改革者,也是随时保持清醒认识的稳健政治家。

社会主义的历史显示,突破性的改革容易演变成政治失守,而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遭到西方严厉制裁时,国家又很容易走向与西方的敌对,并因此放弃改革。

但是所有这些暗礁险滩,邓小平都带领中国这艘巨轮避开了。从1977年复出直到他1997年去世,长寿的邓小平又陪伴中国走了20年,这堪称是上苍赐予中国人民的20年。

邓小平的伟大在于他的成功。他延续了毛泽东的成就,并给了后人一份丰富、扎实的政治遗产。他推动了中国现代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并且让一条可持续的国家发展道路大体定型。

在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全军覆没”的时候,他不仅带领中国稳住阵脚,而且重塑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竞争力,为中国社会找回自信奠定了基础。

如果没有邓小平,今天的中国或许不曾经历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深刻洗礼,或许因为改革开放的失控,国家已经走向四分五裂。

我们现在身处的中国面临着与毛泽东和邓小平时代不同的新局面和新课题,但是走中国自己的路,过去六十几年的经验至今影响、激励着我们。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方的一些理论也要中国化,这是最大的解放思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帮着我们不断验算现实政策的正确性。

邓小平高瞻远瞩改革开放继往开来,我们如今有了前所未有的力量和格局,无论中国历史还是世界历史,都在改变叙事。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2015-2020海果汇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