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21:30
周六至周日 :9:00-22:00

联系我们


首页 > 行业动态 > 正文
良莠不济鱼目混珠
作者: 时间:2018年07月18日 关键词:


良莠不济鱼目混珠,城管这个颇受争议的词汇已经成为热词,市民不喜欢城管,农民憎恨城管,这些地痞流氓组成的城管是官府衙门的鹰犬,这些凶残的鹰犬令人非常讨厌?

人不是神,神不是人,是人都要吃饭才能活下去,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一日三餐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更离不开新鲜农产品蔬菜。

一穷二白的老农民辛辛苦苦把新鲜蔬菜拉到城里,找生活小区卖菜挣点血汗钱,质优价廉送货上门的新鲜蔬菜很受广大民众的欢迎。

市民很方便的买到价廉物美的新鲜蔬菜,老农民得到应得报酬,皆大欢喜,社会和谐,利国利民。

好景不长,打着城市文明幌子的城管不愿意了,像日本鬼子一样疯狂残暴地追打卖菜的老农民,真的是人神共愤,天怒人怨。

老农民的新鲜蔬菜进不了城里,市民吃不到价廉物美的新鲜蔬菜,只能去城管把持的菜市场,花高价买菜贩子的菜,极大损害了广大民众的利益,破坏了社会和谐。

菜市场赚了钱养肥了城管和有关市政人员,老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伤害,老农民务农的积极性没有了,老农民不愿意种地了,城里人的日子更加艰难痛苦了。

物以稀为贵,良莠不济鱼目混珠,遍地都是居无定所东游西荡的大学生,劣币驱逐良币,关系网溜须拍马者霸占了好岗位。

不学无术的大学生,混个毕业证如同垃圾一样,找不到吃饭的门路,只有品学兼优的大学生才能有人要,当然是凤毛麟角。

话说,济南槐荫区城管执法局招聘的90名协管员进行入职前的集训,这批协管员有十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问题是这些人又会什么,他们的学历值不值钱?

据说还有一名海归女研究生周姌,海归在十几年前还真的很稀奇,很有点来头,现如今,只要愿意花钱,什么人都能去国外留学,至于学到了什么只有天知道。

曾在山东医专做办公室的她称,选择当城管是为挑战自己,说实话,她又会做什么呀?

问题是,这则新闻之所以引来热议,原因就在于海归硕士当上了基层一线城管,而且还是一名曾在乌克兰八年学俄语的女硕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姌的这一举动是一个亏本的生意,也是严重的人才浪费,辛辛苦苦到海外留学,几年下来竟然和不学无术的二流子一样当了城管。

无论是那些望子成龙的家长,还是那些习惯了以职业定位成功与否的人们,都会觉得不值,甚至有些荒唐。

有人说,这是就业歧视的变种,骨子里就认为硕士等高学历人才就不该当城管、就不该送外卖、当环卫工等等。

谁规定的高学历者不能当普通工人呢?问题是你家的孩子,如果有真才实学,你会如此作为吗?学以致用方为上策,学非所用,就是浪费。

自古以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民众习惯按不同的职业论高低贵贱,潜意识里认为读书人就不应该干苦力活,文凭越高、待遇应该越优,收入应该越高。

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几千年来打在公众心中的烙印,最终表现在外部就是上学就为成功、上学就要有厚报等功利教育思维。

全球一体化信息时代的今天,这一思维根深蒂固、害人匪浅的习惯性观念开始发生了变化,一些惯性思维逐步被打破,吃螃蟹者络绎不绝。

如此一来,对一些陈旧观念和陈规陋习逐步起到稀释作用,人们从事什么职业,干什么岗位,更多的开始尊重人们的自觉意识。

不是挟从与他人的评价,各个岗位再没有明显的高低之分,尤其是突出表现在新生一代大学生群体身上,也是无奈之举。

输在起跑线上,没有关系的海归硕士当城管,海归博士当环卫工,硕士生修理工,这已经成为高学历者就业的新尝试,也是新观念产生、就业风气转良的信号。

有人说,就业没有贵贱之分,是社会进步的体现,问题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必须有适合自己的舞台,误人前程贻害无穷,人才浪费是国家的最大损失。

误国害民的电子鸦片,毁了无数人,很多痴迷游戏的人不学无术成了废物,许多大学生,研究生痴迷游戏,混了个文凭,有啥用,能当个城管就不错了。

如今,济南槐荫区城管执法局再次出现了一名海归女硕士城管,不妨看做是对旧就业思维和陈旧社会价值观的再次冲击。

给一些抱有高学历就应该有高职位待遇的惯性者,上了一课,公民拥有平等的就业权,任何岗位和任何职业其实是平等的,不应该有高低贵贱之分。

许多发达国家的市长,下了班,换上工作服,掏大粪挣点零花钱,习以为常。

发达国家做父母的教育子女都是说,要好好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只能做官。

人活一口气,树活一张皮,当多大的官,拿着多高的俸禄,都是劳动者的一员,不必仰视之,工作岗位多么辛苦、工作环境多么的简陋,也不会俯视之。

平视每一名劳动者,平视和宽容每一名就业者的自我选择,是现代开放文明社会的标志,也是公民社会中公民的基本素养。

应该为每一名敢于打破陈规的高学历者喝彩,为这些另类者鼓掌,正是因为他们在推动着社会观念在进步和飞跃。

当年蓬头垢面的马云,在西湖边摆地摊卖大力丸受尽屈辱,朝不保夕的马化腾躲在网吧捯饬小企鹅风雨飘摇。

高学历者从基层做起、当环卫工、当保安、当城管队员,未必不正吻合了人才成长的规律。

穷不了三代,富不了三代,人生就那几十年,学无所用,荒废人生,说什么都是一个悲哀,一肚子草,什么都不会,混了个文凭,也只能自欺欺人。

良莠不济鱼目混珠,诚信缺失道德沦丧,劣币驱逐良币,溜须拍马假大空,坑蒙拐骗成了精,有钱能使鬼推磨,有钱能使磨推鬼,真真假假谁能说得清。

近年来,国家在遴选公务员时,日益注重基层经验;企业高层选拔时,将基层经验当成重要条件;企业用人时以工作经历为前提。

这是尊重社会规律的表现,也是人才得以成长的前提,良莠不济鱼目混珠,瑕不掩瑜优质人才依然会脱颖而出。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民以食为天,老农民种地多打粮,丰衣足食,国泰民安,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事情。

把老农民都忽悠进城,住高楼,他们吃什么?他们靠什么生存?

老农民无地可种,一贫如洗,再忽悠他们饿着肚子,去一扭一捏跳舞锻炼,他们又不是神仙,锻炼个球呀?

都形式主义假大空,大忽悠依然非常流行,城里的土地捯饬完了,开始去农村瞎搞,万变不离其宗,依然是官商勾结捯饬房地产赚钱。

很多地方歪嘴和尚念外经,精准扶贫被演变为精准腐败,官商勾结黑恶势力坑农害农,老百姓苦不堪言。

精准扶贫,在少数地方演变成精准填表,忙坏基层一众表哥和表姐,在另一些地方,扶贫又催生暴走一族。

国家级贫困县四川达州宣汉县的一些乡村,去年底竣工的冒尖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共建有新房29幢,入住村民仅6户。

天坪村集中安置点,20栋水电安装齐全的新房同样全部完工,搬迁入住者只有3户,农民为何喜旧厌新?

住老房怕塌,住新房怕饿,安置点周边土地已有归属,无地可种,无事可做,生活也无保障,不得不返回原址,安置房也因此大量空置。

70岁的村民黎洪森,自去年集中安置后,他白天早起去老宅种地,晚上回安置点睡觉,来回步行山路要耗时4.5小时,单程10公里。

每天步行10公里,对城市健身、消食者而言,是可以朋友圈晒步数的炫耀,而对这山区农民来说,却是难以承受的身心折腾,这明摆着就是害人。

歪嘴和尚念外经,安置房大量空置为鬼城,干部脸上也无光,为了对付上级检查,大多易地扶贫搬迁户在收到相关部门通知的时候会入住安置点配合检查,住几天后作鸟兽散。

人们不禁要问,扶贫安置是善举,为何又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

良莠不济鱼目混珠,病态在下面,病灶在上面,自私自利善于搞形式主义的官员缺乏底层思维、系统思维,唯上而不唯实,顾头而不顾腚。

只考虑外表的居住环境,不关注内在的生存空间、生活质量,只考虑到按时完成安置任务,而忽视安置点的选址、迁入农户土地协调、生产发展等诸多细节问题。

对某些官员而言,上面的检查考核,比下面的民生问题更重要,形式主义的背后不只是官僚主义作祟,更有精致的利己主义在频频发力,还是再玩官商勾结房地产骗钱的把戏。

善的形式,渐变为舍本逐末的形式主义是一种多发病,基层是重症区,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歪嘴和尚念外经。

老家在苏北乡村,每次回去都听到周边邻居抱怨,现在上学太不方便了,小孩从幼儿园起就要被赶到30里外的镇上去。

有的家庭每天接送,有的不得已附近租房,有的只好让孩子住校。

好多年轻父母在外打工,祖辈即使有能力有精力接送,遇上恶劣天气,还是无能为力,据说时有车祸发生。

撤点并校之后,上学路迢迢,学子不堪其苦,家长不堪其累,这些是决策者始料未及的吗?

撤并以后,教育主管部门是否有过回访?如有调查,为何未见整改?

中心校的书声琅琅,难以掩盖边远生源家庭的尴尬和纠结,因为上学不便,有的家庭干脆不让孩子上学,一些地方辍学率有所上升。

一些地区没有考虑校车配备,不少孩子只能乘坐不合格的校车、黑校车上下学,险象环生。

由于寄宿硬件条件较差,与寄宿相配套的心理辅导、生活服务难以跟上,寄宿学生心理问题也日渐凸显。

布局调整的政策出台之初,便提出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的原则,到了农村乡镇,一些地方顾及当地学校生源稳定,以邻为壑不鼓励跨乡镇就读。

老家的那个村子,距离临近乡镇的中心校只有五六公里,但是因为学籍管理规定,他们大多数只能就远入学。

良莠不济鱼目混珠,有关系有熟人的,可以找到门路插班就读,新政策遭遇旧规定,好的形式,沦为邪恶的形式主义。

扶贫可以如此,并校可以如此,其他种种身边基层的事务,又何尝不会被异化至此?

一直习惯这样简单的社会分层,上面、下面,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不只有面,不只是多面,更有里。

这个生态系统又是以人为中心的,所有的制度设计、政策选择都要尊重并关注社会成员的个体感受。

歪嘴和尚念外经的地方政府,不好好种粮食,不好好栽树,而是乱搞难以生存的昂贵花木,劳民伤财的背后是为了个人捞好处。

虚头巴脑,大忽悠,假大空,误国害民,就是腐败,好的政策落地,好的制度到位,绝对不是好看,应该是广大群众普遍感到好用、好受才行。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2015-2020海果汇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