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21:30周六至周日 :9:00-22:00
联系我们

有百年尧舜葡萄酒、硕园水晶梨、萧健杏、伊甸园葡萄等14个水果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苗山葡萄等20多个水果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萧县。
是中国中东部地区较早迎接人类文明曙光、进行开发建设的历史名县,有距今超过6000多年的文明史,3100多年的建城史。
夏代,被封萧国,秦朝置萧县,隋唐,始烧萧窑,明清,形成龙城画派,古有文献之邦之称。
萧县地处地处淮北平原,介于东经116°31′—117°12′,北纬33°56′—34°29′,中原文化、东夷文化的交汇区,是中国汉文化、孝善文化、陶瓷文化、伏羊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境内有龙山、凤山、虎山、龙河、岱河,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区,总面积1885.3平方千米,辖18个镇和5个乡。
地处安徽省最北部,东临徐州,南接淮北,位于淮海经济区、徐州都市圈、宿淮城市组群的中心部位,长三角城市群北翼。
是苏、鲁、豫、皖四省边界一座快速崛起的现代化中等工业商贸旅游城市,被誉为淮海明珠。
截至2017年末,萧县常住人口为119.7万人,201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0亿元,财政收入23.3亿元。
被称为中国画都、汉兴福地,获得中国国画之乡、中国葡萄之乡、中国羊肉美食之乡、中国曲艺之乡、中国改革创新试点县、中国防腐蚀业第一县、安徽省优秀旅游城市、徽商最佳投资区域等荣誉。
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和安徽省实施东向发展、皖北振兴等区域性战略的重要节点。
书画之乡人杰地灵的萧县盛产水果,积极推进水果产业化进程,制定水果地方生产标准,引导水果产业向绿色品牌方向发展,助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海果汇物联网助力黄河故道园艺场走向世界,硕园商标被认定为安徽省著名商标,园艺总场葡萄、黄河故道水晶梨进入全国名优新特农产品目录。
完善水果生产基地的水利、电力、病虫鸟害防治等生产设施设备,创建了国家级标准葡萄园1个、梨园2个,省级标准果园5个。
建成了以园艺总场、东南山区为主的萧县葡萄基地5万亩,以圣泉、刘套、杨楼、杜楼等乡镇为主的萧国圣桃及黄白桃基地12万亩。
以黄故道园艺场和刘套、新庄等沿黄河故道乡镇为主的水晶梨和酥梨基地9万亩,以龙城、孙圩孜及东南山区乡镇为主的干杂果基地10万亩。
由宿州市政府主导与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由第三方专业服务商来运营,推动当地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加快融合与发展。
阿里巴巴宿州产业带运营总部坐落于萧县,成为安徽省第一家市级地方产业带的龙头。
精准扶贫,乡村振兴,2014年萧县接待游客21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皇藏峪列为国家级摄影创作基地,独家冠名2014国际女子网球公开赛。
蔡凹景区征地拆迁全面启动,道路提升加快推进,龙城画派研究院成功挂牌,金寨文化遗址获专家认可,第三次蝉联“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书协会员新增4个。
现代物流业发展较快,建成交通商贸物流中心3个、物流站点4个。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县担保公司为104家企业担保贷款8亿元。
萧县农商行挂牌运营,清收不良贷款2.8亿元,坚持壮优扶强,培植一批产业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水果生产加工龙头企业。
水果加工已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规模以上水果加工龙头企业5家,水果加工能力达20万吨。
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水果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名优农产品基地众多,萧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年日照时数为2220至2480小时,年均气温14.4℃,年均无霜期208.3天,年均降雨量811.2毫米。
萧县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具有生产加工绿色食品的自然条件。耕地面积10万公顷,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芝麻等。
全县水果挂果面积50万亩,主要有葡萄、苹果、梨、黄白桃、巴斗杏、柿子、樱桃、山楂等。
张庄寨辣椒、孙圩子胡萝卜、闫集黑皮冬瓜、马井韭青韭黄、圣泉萧国圣桃、黄河故道水晶梨、龙城石榴、新庄黄牛、黄口三元杂交猪、丁里华英鸭等名优农产品种养基地闻名全国。
推行“超市十合作社+基地”的经营形式,建设果品流通冷链系统,依据龙城西市电商平台,开展“互联网+”电子商务。
以优质水果生产和加工为重点,坚持扶优扶强,形成产地市场、外地市场、电商销售等多元化的销售形式,发展水果产业化经营主体600多个,产业化联合体4个。
水果产业龙头企业20多家、专业合作社455个、家庭农场125家,辐射带动农户6万多户。
围绕品种特色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建设目标,强化措施,真抓实干,水果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按照区域化、专业化要求,引导水果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走规模连片的路子。
形成了园艺总场大棚早熟葡萄、黄河故道水晶梨、郑腰庄萧国圣桃、徐里石榴、官桥樱桃、龙城早熟杏等具有区域特色的水果生产基地。
全县水果树种、品种布局逐渐合理,水果产业规模稳步扩大,效益稳定提升,培植了一批产业牵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水果加工企业。
水果加工已有省级龙头企业两家,市级龙头企业8家,规模以上水果加工龙头企业5家,水果加工能力达20万吨。
在巩固和完善产地批发市场、拓展外地销售窗口的基础上,推行“超市+合作社+基地”的经营形式,建设果品流通冷链系统,开展鲜果、净果、鲜果汁等配送服务。
依据龙城西市电商平台,开展“互联网+”电子商务,逐步形成了产地市场、外地市场、电商销售等多元化的销售形式。
萧县山外有城,城中有山,山水相映,徐宿淮一体化城镇带文化山水园林城市, 被誉为淮海明珠。
皖北当先、徐淮争先,创新萧县、协调萧县、绿色萧县、开放萧县、共享萧县。
围绕一体两翼发展思路,建设凤城新区,优化龙城老城区,建设汉韵萧县、书画萧县、孝善萧县、美食萧县、生态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