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21:30
周六至周日 :9:00-22:00

联系我们


首页 > 食尚生活 > 正文
创新发展产业升级
作者: 时间:2015年06月16日 关键词:


5分钟就能买到一颗传感器,3个月就能将一个项目从采购元器件、生产到品牌设计的全部流程完成……诸如此类的例子如今不断地被用来描述深圳发达的IT产业。

不管是在垂直分工还是精密分工领域,深圳拥有国内任何一个城市都无法比拟的产业链优势。

事实上,从“山寨之城”到中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城市,深圳花了20余年正实现着蜕变。在这背后,支撑其的是一个庞大的制造业服务体系,和完整的细分的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分工产业链。无数大型企业植根于此,借力腾飞。

这个庞大的产业服务体系又是如何形成的?

受益于产业转移浪潮

时间最早应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时值全球产业转移浪潮,电子工业的底层级产业从日本转移到韩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深圳凭借地理优势和特区政策,被视为吸收国际电子产业新技术和零部件组装的最佳结合地。

与中国几乎所有城市类似,深圳也是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起家。不过落户在深圳的大多是电子信息技术企业。

从1979年开始,大批电子工厂在深圳设立。到了1985年,深圳市政府批准成立深圳电子工业集团公司,让全市已有的178家不同经济性质的电子企业(其中包括117家隶属部省市的企业)以自愿原则重组为深圳市第一家电子企业集团。

1988年,深圳电子工业集团更名为赛格集团。同年3月28日,全国第一家专门集中国内外元器件与组织生产配套的深圳电子配套市场(赛格电子配套市场)正式开业。

当时正值中国彩电行业的兴盛,除了电视机制造和电脑制造,深圳的彩电产业也开始成长,并最终成为中国电视机生产基地,诞生了康佳、创维、TCL等彩电巨头。

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逐渐完成基础性布局铺垫工作。2002年,因沉重的债务负担,赛格集团陷入困境,颓势凸显。

山寨时代

华强北电子市场成为接力者。其成立于1998年,最早也是由赛格集团进行投资,设立赛格电子配套市场,最终带动整个华强北成为相关电子产业的一个强大磁场,吸引相关的产业环节向深圳聚集:其中既包括电视机、DVD等视听电子行业,也包括电脑等资讯电子行业,以及手机等通信设备终端行业。

在这一阶段,电子市场的产品大多来自中国台湾和韩国,深圳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没有自主研发能力,初期只能依靠模仿山寨实现原始积累。

2005年至2006年是华强北的巅峰时期,手机行业迎来高峰,华强北的山寨手机大军更是引人注目。仅大大小小的手机厂家数量就多达4000家,剧烈的竞争迫使它们必须提高速度和压低价格,同时最有效率的企业在市场的筛选下得以留存,并加入到整个产业链中。

此外,华强北的山寨最鼎盛时期,加入的大都是没有雄厚资本的小企业,他们最好的选择只能是专注在产业链上一个很小的环节。“在深圳,无数企业可能只生产螺丝钉、数据线、显示屏等,但他们会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到最好,共同为大的产业链服务,这就是深圳的蚂蚁军团。”高海燕说道。

这使得深圳产业链得到进一步的精细化分工,它被切割成无数个细小环节,由不同的小公司分担,形成固定流程,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这种模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2005年,深圳市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达49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实现增加值占全市GDP的29%。2006年,深圳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超过6000亿元,首次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一,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对深圳工业总产值的贡献达到6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深圳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

山寨手机只是华强北的一个微小的缩影,事实上,这里聚集着一个庞大的制造业服务体系,并为中国电子产业提供了一个能够进行自主创新的产业配套环境。而深圳能够诞生像华为、中兴这样的企业,也正是根植于这样的产业环境。

阵痛中转型

山寨不能永远持续。

2008年金融危机,对深圳这个出口导向型城市造成了不小损伤。国外的商家大量取消订单,使得众多依靠这条产业链为生的中小企业关闭或不得不选择转型。此外,国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逐渐完善,身为山寨之都的深圳首当其冲,大量山寨企业消失。由此,简单的加工、模仿的代工厂模式也不再是盈利的主要方式,建立自己的品牌和核心技术成为新的要求。

经历这次阵痛式转型,深圳的企业开始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截止2014年的数据,深圳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这一项数据最高的是以色列,达到4.4%,而国内平均水平是2%。

根据最新发布的《2014年深圳IT产业发展报告》,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在2014年突破1万件,占全国比重的48.5%,连续11年居全国各大城市首位。

相比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深圳具备强大的硬件优势。中国电子信息前十强总部或者区域总部都设在深圳,重点产业园区集聚了深圳市90%以上的IT产业。从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从硬件、软件、服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产业结构合理。而且改变了以前倒三角的现象,软件业务收入比制造业收入首次超过了0.3%。

深圳市目前正在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全面推动信息化,推动互联网和各行业深度融合。而它几十年发展起来的硬件优势和产业链精细分工无疑将继续成为深圳发展的优良助推力。

深圳应该以自身完善的产业链作为底盘,通过源头创新,高质量、高效率的使用制造业资源和产业链资源,推动产业升级。这是深圳未来发展的根基。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2015-2020海果汇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