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

周一至周五 :9:00-21:30
周六至周日 :9:00-22:00

联系我们


首页 > 佰联学校 > 正文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仙逝
作者: 时间:2021年05月22日 关键词: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仙逝,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

新华社:建议为袁隆平院士逝世降半旗志哀;外媒:袁隆平是科学英雄,留下世界性遗产。

佰联学校认为,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毕其一生,专注田畴,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为稻粱谋,为民生计,他无愧侠之大者、国之仁士,袁老千古,国士无双,袁老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2000年,袁老培育的超级杂交稻示范片亩产超过700公斤;

2004年超过800公斤、2012年超过900公斤;2014年超过1026公斤;

2017年超过1149公斤;

2018年,袁隆平团队超级杂交稻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203.36公斤,再次创造了水稻亩产世界纪录,袁老生前还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杂交水稻已在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马达加斯加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面积种植,年种植面积达800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比当地优良品种高出2吨左右。

袁老通过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不仅确保了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也为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袁隆平是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1930 年 9 月 7 日出生于北京 ,19岁报考西南农学院农学系,之所以选择水稻作为毕生的事业,与幼年一次参观园林场的经历有关,从那时起,他就特别向往田园之美、农艺之乐。

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求学期间,国内十分流行一套否定基因存在的遗传学说,但他并没有盲从,而是在老师管相桓的指导下,接触了大量不同学派科学家的研究。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仙逝,杂交水稻是世界性难题,连发达国家的专业人员也没有攻克,袁隆平却坚信,外国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们中国人不行!

袁隆平每日埋头在稻田间寻找水稻雄性不育株,面对当时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立志要改造农村,为农民做实事。认为学农的就应该有这个义务,发展农业,帮助农民提高产量,改善他们的生活。

因为赤脚下田,经常被虫子、蚂蟥叮咬,患了肠胃病,现在有套鞋,条件好很多,不怕蚂蝗了。

小时候的袁隆平亲眼目睹了中国饱受日寇的欺凌,深深感到中国应该强大起来,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要做一番事业,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为自己的国家做贡献,这是最大的心愿。

感到自己肩上应该有担子,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饥荒,不知道粮食的重要性,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

袁老虽然已经91岁高龄,仍然认为只有下田才最快乐,年初依旧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活跃在带学生、做科研的第一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三亚国家水稻公园示范点,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开始测产,最终测产结果创造了平均亩产1004.83公斤的佳绩。

袁隆平院士团队研发的超优千号是高品质软米属于第五期超级杂交稻,此次试种经受住了去冬今春海南低温寡照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三亚试种以来连续几年亩产量不断攀升。

2021年早造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崖州湾科技城坝头村试验示范点测产验收,该试验示范点种植的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平均亩产达926.5公斤。

专家认为,两个示范点为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1500公斤的攻关目标打下了基础,袁老的远期目标是双季稻亩产2000公斤。

袁老说,我的工作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我觉得身体还可以,脑瓜子还没糊,所以说我还可以继续工作,我还可以鼓起勇气继续干下去,90后一直搞到就是100后。

对于年轻人,袁老寄予厚望,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你不能为了钱去努力奋斗,而要为实现你的理想去奋斗。

袁隆平叮嘱年轻学生,要有自己的理想,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当你真正有了成绩、有了贡献,会有回报的。

做躬行实践厚积薄发的新时代青年,是袁老参加湖南农业大学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时的报告题:

同学们,站在人生新起点的你们,是一群有朝气、有热情的年轻人,面对活泼开朗、意气风发的你们,我希望不是以长辈身份,而是作为朋友来与你们交流。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

知识就是力量,是创新的基础,同学们不但要打好基础,还要开阔视野,掌握最新发展动态,汗水指的是要能吃苦,任何一个科研成果都来自于深入细致的实干和苦干。

要有灵感,灵感就是思想火花,是知识、经验、思索和追求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同学们要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捕捉思想的火花。

偶然的东西带给我们的可能是灵感和机遇,你们要学会用哲学的思维看问题,透过偶然性的表面现象,找出隐藏在其背后的必然性,坚持做到这几点,才能突破障碍实现梦想。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仙逝,他一生功勋卓著,一辈子致力于帮助14亿中国人解决吃饭问题,仍自称就是个种了一辈子稻的农民。

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儿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希望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始终都还在努力使梦想成真,也寄希望与年轻人共勉,共同实现这个梦想。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袁老的毕生追求是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为实现这一宏愿,他长期致力于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创新,并将其推广至全世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亲历过饥馑岁月的袁隆平决心学农,母亲说,傻孩子,学农多苦啊。

袁隆平死活要学,吃饭可是天下第一桩大事,没有饭吃,人类怎么生存?

他把自己比作种子,不管撒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

一晃五十多年过去了,大半辈子都与水稻打交道的袁老,一直在为中国人吃饭而奋斗着。

美国学者质疑,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人?

这么大一个国家,如果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袁老决心向饥饿恶魔挑战。

从选种、试验、失败,到再选种、再播种、再观察,如此反复,经历了一次次曲折的寻找之旅,又经过了一个个穿行在磨难之中的试验过程,终在这条崎岖的科学道路上取得成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仙逝,他研发的杂交稻被誉为东方魔稻,他的成就被认为给世界带来了福音,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人们看到的袁老,总是挽着裤腿下稻田的形象,无论播种季还是收获季。

袁老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试验田的路上,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下地查看第三代杂交水稻制种时拿着水稻说,花开得好好。

佰联学校认为,科学家是真理的侍者,是事实的追随者,袁隆平成就与尊荣的背后,恰是脚踏实地的奋斗、敢为人先的创新、鞠躬尽瘁的坚守。

水稻杂种,曾有不少国家科学家研究过,并未成功,袁隆平以科学的胆识和眼光,无惧这是对遗传学无知的嘲笑,义无反顾的投身这一研究。

佰联学校认为,一粒良种,千粒好粮,尊重规律,提出设想、勇于探索,依据事实、发现真理、验证真理伴随袁老一生。

1964年开创杂交水稻研究,1997年开展超级杂交稻研究,2000年、2004年、2011年、2014年分别实现了大面积示范每公顷10.5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2020年实现了周年亩产稻谷3000斤的攻关目标。

一次次重大技术创新,一条条亩产攀升曲线,让杂交水稻技术冲破了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证明这是科学,更是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仙逝,他创立的长沙马坡岭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各国水稻科研工作者心中的圣地,他把人生视为一盘下不完的棋,把自己当做一个过河卒子,拼命前进,永不后退。

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是禾下乘凉梦,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老和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从未停止探索的步伐。

杂交水稻之父驾鹤西行,他的水稻高产梦变成现实,他的杂交水稻在印度、越南、菲律宾、美国、巴西等国家大面积种植。

美国学者说,袁隆平使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也是对历史、对文明的贡献。

习主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袁老说,我始终觉得,粮食安全问题必须时刻警惕。

寒来暑往,冬夏春秋,在田间地头、在试验场地,袁老顶着夏天的烈日、走过秋天的泥泞、踏着冬天的风雪,教人们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带更多人迎来春天的朝阳。

杂交水稻之父驾鹤西行,要继续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天地之间一草庐,人生何处不耕锄,山川秀美皆君有,日月光华岂我如,种谷栽花春雨后,读书煮酒夜灯初,古今多少兴亡事,只在神农与子舒。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仙逝,驾鹤西去音容在,乘风化仙笑貌存,泣,长歌当哭,愿,袁老走好,我辈更当追梦不止、前进不止、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2015-2020海果汇 版权所有